• <noscript id="uu8ci"><bdo id="uu8ci"></bdo></noscript>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最高檢政治部有關負責人就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工作答記者問

    Law-lib.com  2023-6-8 16:18:25  檢察日報-檢察新聞版


      擇檢察英才而用之

      ——最高檢政治部有關負責人就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工作答記者問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關于評定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的決定》,標志著備受關注的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結果揭曉。為幫助各級檢察機關和廣大檢察人員加深對檢察業務專家評審工作的了解,日前最高檢政治部有關負責人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此次評審的意義和過程

      問:自評審通知下發以來,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工作受到各級檢察機關的廣泛關注。請您介紹一下這次評審工作的背景和意義。

      答: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評審全國檢察業務專家,是最高檢黨組貫徹黨中央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自2006年至2016年,最高檢先后組織評審四批324名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幾屆院黨組對此均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嚴格條件程序,選拔一大批名符其實的高端檢察人才,使全國檢察業務專家成為檢察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職業榮譽之一,在全國檢察機關享有很高聲譽。黨的十九大以來,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檢察機關經歷了職能重塑、機構重組、機制重構,為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奠定了堅實基礎。最高檢黨組審時度勢,決定于2022年8月啟動評審工作。在迎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的背景下,組織開展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服務檢察工作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全面、系統、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為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前進方向。對于檢察機關來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心工作就是緊緊圍繞以檢察工作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著力推進檢察工作理念、體系、機制、能力的現代化。最高檢黨組強調,建設高素質過硬檢察隊伍,是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的基礎和保障。這次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是對檢察工作理念、體系、機制、能力現代化特別是推進檢察人才隊伍現代化的一次動員,對夯實檢察工作現代化之基具有風向標的意義。

      第二,引領檢察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以專章部署“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首次專門強調“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完善公益訴訟制度”,這是繼2021年6月黨中央首次專門印發《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之后,又一次對檢察工作作出歷史性部署。進入新時代以來,黨的檢察事業這三個“首次”,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法治建設、檢察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賦予新時代新征程上檢察機關更重政治責任、法治責任、檢察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隊伍至關重要。檢察隊伍作為法治隊伍的重要力量,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中肩負著重大責任。實踐證明,檢察業務專家在整個檢察隊伍的比例雖然極小,但作用十分突出。他們不僅是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主力軍,也是檢察理論研究和檢察教育培訓的排頭兵,還是檢察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評審全國檢察業務專家是推進檢察人才隊伍現代化的有力舉措,對于推進檢察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帶動效應。

      第三,助推人才強檢戰略實施。國之命脈,重在人才。檢察隊伍從恢復重建之初的“十八羅漢”發展到今天的21萬人,檢察工作在全面依法治國這場國家治理的深刻革命中更加顯示出強大生機活力,檢察人才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基礎性全局性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這些精辟論述和重大部署,為檢察機關推進人才強檢戰略指明了方向。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則是檢察人才隊伍中的翹楚,也是衡量一名檢察官職業成就的標志之一。第一至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分別為58名、82名、80名、104名、49名,分別占同期檢察隊伍總人數的0.23‰、0.33‰、0.32‰、0.42‰、0.23‰,可以說是萬里挑一,已經成為檢察隊伍一塊國字頭的金字招牌。這次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工作,關系到檢察人才隊伍現代化,關系到檢察事業未來,關系到人才強檢戰略的實施,意義十分重大。

      問:我們注意到,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歷時10個月。請您介紹一下評審的過程。

      答:最高檢黨組對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工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以檢察長為主任、常務副檢察長為副主任的專家評審委員會,全面加強對評審工作的組織領導。2022年8月,最高檢制定印發了《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和管理辦法》,9月專門下發通知,對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工作作出具體部署。通知明確評審名額為50名左右,提出成立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和專業評審組,評審程序分為個人申請、資格審查、專業評審、測評考察、綜合評審、公示等9個環節。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辟Y格審查是整個評審工作的基礎環節,直接影響評審工作的順利進行。為確保資格審查工作嚴格、規范和專業,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制定了《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資格審查辦法》,明確資格審查的內容、標準。通過對推薦人選提交的評審材料和印證材料進行一一對應審查,對評審材料中所填報的內容進行全面核實。最高檢機關和各省級檢察院共報送推薦人選120名,經資格審查,符合條件人選105名。15人因理論成果、身份不符合條件或超報,沒有通過資格審查。因3人交流到檢察系統外任職,實際參加的評審對象為102人。

      古人說,“事之至難,莫過知人;知人不易,識人更難!睂I評審是整個評審工作的關鍵環節,直接決定評審結果的公信力。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查閱前四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檔案資料,同時學習了解第一至第五屆全國審判業務專家評審工作相關情況。通過比較分析,總結以往各批次專家評審的利弊得失,研究提出專業評審方案。

      此次評審的特點

      問:這次專業評審與前幾批相比,在哪些方面作了改進?

      答: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是檢察工作職能重塑、機構重組、機制重構后的第一次評審,與前幾批評審相比,在評審方式、評審內容、評審環節等方面都有較大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首次按照檢察工作新格局組織評審。格局決定開局。這次評審,是司法體制改革后首次按照“四大檢察”整體布局開展的評審。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全面系統分析前四批做法,經過反復比較分析,最終確定以申報業務類別和人數為基礎,綜合考慮業務相關性、人數、評審組構成等因素,分為五個組開展專業評審。第一組評審普通犯罪檢察、重大犯罪檢察、刑事執行檢察類申報人員;第二組評審職務犯罪檢察、經濟犯罪檢察、知識產權檢察類申報人員;第三組評審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類申報人員;第四組評審控告申訴檢察、未成年人檢察、案件管理類申報人員;第五組評審法律政策研究類申報人員。

      二是首次由大檢察官擔任專業評審組組長!奥劦烙邢群,術業有專攻!弊寵嗤Y深的專家擔任評委,有利于增強評審工作的公信力。為確保評委的權威性,第一次由最高檢分管院領導(或專委、二級大檢察官)擔任五個專業評審組組長,每個專業評審組成員包括最高檢相關業務(綜合業務)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前四批在職在崗全國檢察業務專家代表、專家學者(含全國人大代表),共7人。35名評委中,檢察系統評委24名,系統外評委11名。這種設計,一方面,充分體現最高檢黨組對這次評審工作的高度重視,有利于提升專業評審的權威性;另一方面,強化最高檢自身的責任,更好地把最高檢對全國各地檢察官熟悉了解的優勢與專家學者的專業優勢、人大代表的監督優勢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專業評審的質量和水準。

      三是采用書面評審與現場答辯相結合的模式。古人說,“吹竽者眾,吾無以知其善者”,須“一一而聽之”。這次評審,改變過去把書面評審作為前置環節或唯一環節的做法,將書面評審與現場答辯作為兩個獨立環節來進行綜合評審,目的就在于更加全面地檢驗評價評審對象的政治素質、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能。在現場答辯中,每位評審對象先進行案件匯報,然后回答評委提問。各位評委各自獨立對評審對象答辯情況進行評價打分。這種設計,把書面評審與現場答辯更好地統一起來,既要準確評價每位評審對象的專業功底、業務水準和辦案能力、理論素養和研究能力,還要全面評價評審對象的政治素質、人文素養、心理素質,以及案件研判能力、法律適用能力、釋法說理能力。

      四是嚴格程序確定入選名單。評審對象綜合成績按照書面評審成績50%、現場答辯成績40%、考察測評成績10%計算。以五個專業評審組評審對象綜合成績為依據,每組排名前50%的評審對象入選。經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委員會研究,并報最高檢黨組審定、公示等程序,最終評定49人為全國檢察業務專家。

      問:這次專業評審的結果呈現出哪些特點?

      答:我們對49名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進行了比較分析,感到有以下特點值得關注:

      一是結構顯著優化。伴隨著新時代檢察隊伍建設闊步前進的步伐,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年齡、學歷、性別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40歲以下7人、占比14.3%,41歲—50歲34人、占比69.4%,51歲—55歲8人、占比16.3%。平均年齡45.6歲,年齡最大者55歲,年齡最小者35歲?傮w上看,全國檢察業務專家更趨年輕化,年輕檢察業務專家占比顯著上升。32人具有博士學位、占比65.3%,13人具有碩士學位、占比26.5%,4人具有學士學位、占比8.2%。博士、碩士比例遠高于前四批。擔任領導職務的比例達到81.6%,全部具有高級檢察官職務,領導干部隊伍專業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女性占比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第一至第五批女性占比分別為8.6%、14.6%、21.3%、22.1%、36.7%。隨著女性檢察官不斷增加,全國檢察業務專家性別比例顯著優化。

      二是基層實力增強。49人中,最高檢10人、占比20.4%(前四批占比19.4%),省級院20人、占比40.8%(前四批占比47.2%),市級院11人、占比22.4%(前四批占比26.2%),基層院8人、占比16.3%(前四批占比7.1%)。最高檢比例與前四批大體相當,省級院、市級院比例分別下降6.4個、3.8個百分點,基層院比例上升9.2個百分點;鶎釉喝藬嫡急仁菤v次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中比例最高的,高出第一批15.5個百分點。

      三是地域分布差距拉大。19個省(區、市)和兵團均有評審對象入選,其中北京、上海、浙江3個省(市)各4人,天津、湖北、重慶3個省(市)各3人,山西省、遼寧省、山東省、湖南省各2人,內蒙古、安徽等9個省(區)和兵團均有1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4個直轄市共入選14人、占比28.6%(前四批占比16.7%),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兵團等西部地區共2人、占比4.1%(前四批占比6.2%),12個省份沒有評審對象入選。地域差距進一步拉大。

      四是條線分布不夠均衡。49人中,普通犯罪檢察類3人,重大犯罪檢察類4人,職務犯罪檢察類3人,經濟犯罪檢察類8人,刑事執行檢察類4人,民事檢察類4人,行政檢察類2人,公益訴訟檢察類3人,未成年人檢察類2人,控告申訴檢察類1人,法律政策研究類11人,案件管理類3人,知識產權檢察類1人。刑事檢察類23人、占比46.9%,民事檢察類、行政檢察類、公益訴訟檢察類分別為4人、2人、3人,分別占比8.2%、4.1%、6.1%。在“四大檢察”中,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分布不夠均衡。

      如何發揮好全國檢察業務專家的作用

      問:這次專業評審對加強檢察人才隊伍建設有哪些啟示?

      答:通過對這次專業評審的總結分析,我們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是檢察理論研究仍是短板,需要大力補強。一些評委反映,全國檢察業務專家申報人員理論成果總體偏少。有的評委提出,應提升研究成果與研究能力在專業評審中的權重。我們分析認為,檢察理論研究成果數量偏少、層次不高,已經成為檢察人才隊伍建設的突出短板。要采取切實有力措施,有針對性地完善考核指標體系,搭建研究平臺,依托生動的辦案實踐,加強與法學界的交流合作,構建“檢學研”一體化的理論研究格局,提高各級檢察人才理論研究能力,鼓勵檢察人才多出高質量的理論研究成果。

      二是兩極分化趨勢更加明顯,需要加大人才幫扶力度?傮w看,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全國檢察業務專家數量差距呈拉大的趨勢。要加大中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檢察機關骨干人才雙向交流、互派鍛煉力度。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引進高層次人才,吸引內地優秀檢察人才調藏調疆工作,盡快扭轉東西部地區人才差距拉大的趨勢,促進檢察人才區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

      三是基層建設成效顯著,需要打造一批基層檢察人才高地。第五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49人中,基層院8人、占比16.3%,高出第一批15.5個百分點,是歷次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中比例最高的。其中7人由上級院交流到基層院擔任黨組書記、檢察長,直轄市、省會城市基層院7人。這表明,經過這些年持續不斷地抓基層打基礎,基層檢察隊伍能力素質上了一個大臺階。要繼續堅持強基導向,把基層檢察人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超前籌劃,前瞻布局,體系設計,堅持從上級院選拔優秀年輕檢察人才到基層院擔任檢察長,促進檢察人才檢察理論與檢察實務的有機結合。以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的基層檢察院為重點,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檢察人才高地,培養一批專精尖業務人才。

      四是著眼“四大檢察”整體格局,優化人才業務分布。這次專家評審是第一次按檢察工作新格局組織的評審。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人才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要根據“四大檢察”事業全面發展需要,逐步優化各項業務檢察官配備比例,加大相關專業人才招錄、遴選、選調力度,使“四大檢察”人才配備比例趨于合理。

      五是人才隊伍結構明顯改善,需要優化檢察人才專業培養體系。從2006年第一批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評審以來,隨著檢察隊伍結構的深刻變化,全國檢察業務專家的學歷、年齡、性別等都有顯著變化。要根據現有年輕業務人才、結構與質量狀況,在認真分析研判的基礎上,科學確立一個時期不同群體人才總體培養目標。有針對性地細化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培養具體舉措,完善分類教育培訓體系。統籌考慮檢察官等級結構,發揮檢察官單獨職務序列激勵功能,打造高素質專業化領導人才隊伍。

      問:評出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并不是最終目的,發揮全國檢察業務專家作用才是關鍵。請您談談如何用好全國檢察業務專家。

      答:評出專家只是完成了“上半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寫好“下半篇文章”。下一步,我們將完善考核評價、獎勵機制,嚴格落實動態管理、定期復審等制度,增強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工作責任感,激發其內在動力。健全使用機制,積極創造條件,更好地發揮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在突破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推動檢察工作機制創新、開展檢察理論研究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建立宣傳機制,突出對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典型事跡的報道,擴大“品牌效應”,努力使全國檢察業務專家這塊金字招牌的成色更足、名聲更響。


    日期:2023-6-8 16:18:25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 <noscript id="uu8ci"><bdo id="uu8ci"></bdo></noscript>